創始人潘建清在“共謀發展新篇 共創美好未來”——天通合作共贏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八十年代初,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拂神州大地的時候,有一群懷揣著夢想的人,他們敏銳地察覺到了時代的機遇,毅然踏上了創業的征程。這就是民企的起源。那時候,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為無數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民營浙商經濟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我們公司,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10月2日是我們公司四十周年生日。如果說四十年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對于我的人生和公司的同仁來說,卻是一段艱辛和波瀾壯闊的歷程?;厥走^去的四十年,感慨萬千,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春華秋實,我們的故事,是一部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壯麗史詩,更是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見證。
回首往昔,是無數次的挑戰與機遇,鑄就了今日的企業發展基礎。我們感恩那個時代,它賦予了我們無限的可能;
我要感恩這個偉大時代,感恩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引導與支持,為我們民企搭建了成長發展的舞臺;
我要感恩每一位客戶、供應商、其他合作伙伴,是你們的信任與協作,讓我們在商海中乘風破浪活到現在;
我要感恩到會的以及本次活動所涉及的其他工作因素,而沒有前來的各位領導和朋友,是你們的無私支持和幫助造就了公司成長和我家庭的幸福。
我要感恩每一位員工及家屬,是你們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構建了公司最堅實的基石。
正是有了這些寶貴的支持與合作、陪伴,我們才能攜手走過這波瀾壯闊的四十年。
我們這代人最幸運的是,一起參與和見證了國家經濟四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科技創新、國際貿易、基礎設施、社會治安、全球治理等國家輝煌成就和貢獻。
四十多年過去了,當下大變局時代,我們必須清醒且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正置身于復雜多變、充滿挑戰的國際形勢和經濟壓力之中。全球貿易摩擦不斷,保護主義抬頭,國際政治格局的調整對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技術領域的競爭愈發白熱化,顛覆性的創新隨時可能重塑整個行業,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讓市場如風云變幻,難以捉摸。已往的政策和措施經驗是否還能繼續有效發揮?
如過于注重規模和速度:傳統思維中往往更強調經濟增長的規模和速度,而現在需要更注重質量和效益,追求可持續、均衡和包容性的發展。
如依賴資源投入和粗放式發展:過去可能過于依賴大量的資源投入和粗放式的生產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如今需要向創新驅動、綠色低碳、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轉變。
如單一的成功標準:傳統思維中可能將成功僅僅定義為物質財富的積累和職業地位的高低,現在應更注重多元化的價值觀,包括個人的幸福感、社會責任履行和精神層面的滿足。
如發展不平衡觀念:以往側重于國內經濟發展,忽視了國際間的均衡發展,現在需要樹立全球協同發展的思維,促進平衡和協同發展。
如過度重視硬件建設而忽視軟件建設:比如在城市發展中,過于注重基礎設施等硬件的建設,同樣企業也只重于投資擴產能。而對制度創新、公共服務質量、文化建設等軟件方面重視不足。
如靜態競爭思維:傳統上企業之間可能更多是零和博弈的競爭思維,現在更需要強調合作共贏、產業協同和生態共建的動態競爭與合作思維。
如對風險的過度規避:傳統思維可能傾向于規避一切風險,而在創新驅動的時代,需要有適度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創新容錯機制,鼓勵嘗試和探索。
如唯學歷、唯職稱論人才:過去可能過于看重學歷和職稱來評價人才,現在更應注重實際能力和業績,以更開放和多元的標準選拔和培養人才。
前幾十年的順風順水,讓我們很多民營企業活得雨露滋潤。發展基本順暢。疫情三年來,正如古人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碑斚碌慕洕щy前所未有,挑戰比機遇更多,如何彰顯中國民營企業的斗志和智慧。是我們這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人的奮斗和責任!
我們民企不怕競爭,而是怕沒有信心。而信心的來源就是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和企業有不斷創新變革來適應市場變化的核心能力。企業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能凸顯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和無限潛力。科技創新是我們突破困境、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和致勝法寶。
回顧人類歷史,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都帶來了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工業革命讓手工勞動被機器生產所取代,信息技術革命則連接了全球的信息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當下,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技術、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人工智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幻想象,而是已經滲透到科技硏發、醫療診斷、金融分析、智能制造、管理創新等各個領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決策準確性。大數據讓我們能夠從海量的數據中洞察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為企業精準營銷和產品研發提供有力支持。生物技術的突破為疾病治療給人類健康幸福帶來了新的希望,量子計算一旦實現商業化應用,將徹底改變計算能力的邊界,解決目前計算資源難以解決的復雜問題。
今天,我們不能僅僅作為這些科技變革的旁觀者,而應當積極投身其中,成為參與者、引領者和創造者。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更要有人才和時間的投入。我們要鼓勵每一位企業人敢于挑戰傳統思維,勇于提出新的想法和理念。創新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可能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但每一次失敗都是向成功邁進的一步。我們要營造一個包容失敗、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讓創新的種子在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
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具備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團隊組織,而吸引和培養頂尖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廣納行業全球的科技精英,為他們提供優越的研究條件和發展空間。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緊密合作,將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我們要重視基礎研究的重要性,雖然基礎研究的成果可能在短期內難以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但它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能為企業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天的企業既要做大、又要做專、更重要的是盈利強活得長!
今天,復雜多變的全球化時代,發展經濟不能固步自封,企業之間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面對國際形勢,我們不能選擇封閉自守,而應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國際化投資和合作以及人才國際化。
通過合作能夠共享全球的創新資源,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拓展國際視野。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科技領域各有優勢,有的在硬件研發方面領先,有的在軟件開發上獨具特色,有的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成果豐碩。
通過合作共同開發國際市場,不僅能夠擴大我們的市場份額,還能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提升我們的品牌國際影響力。
通過合作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資產,是我們創新成果的法律保障。我們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同時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確保我們在國際科技舞臺上的競爭地位,推動科技的進步。
今天,我們不僅要追求創新,還要注重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提升。內部管理流程的優化是提高效率的關鍵。我們要審視每一個環節,去除繁瑣的程序,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如數字化管理系統、精益生產方法等,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降低運營成本。生產效率的提高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相反,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嚴格把控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是贏得客戶信任和市場份額的基石。只有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我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同時,我們要敏銳洞察市場需求的動態變化。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市場趨勢瞬息萬變。我們不能固步自封,滿足于現有的成績和產品。持續的市場調研、與客戶的密切溝通至關重要。只有深入了解客戶的痛點和期望,我們才能及時調整發展戰略,推出符合市場客戶需求的創新產品和服務。當下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智能制造、數字醫療等領域正迅速崛起,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引擎。我們要抓住這些機遇,找準時機點位,加快技術產品精準布局,加大投入,將其轉化為公司發展的新動力。
作為企業,發展共贏是我們始終不變的追求目標,也是我們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持續前進的堅實基礎。我們要與合作伙伴攜手并肩,建立長期穩定、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在產業鏈生態中,每個環節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我們在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投資合作合力發展力度,共同解決技術與發展面臨的問題,實現協同創新和共同發展。通過合作,我們可以整合資源,降低風險,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同時,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推動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共同營造一個公平、開放、創新的產業生態環境,實現共同成長、共同繁榮。
一個企業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無疑充滿艱辛與挑戰的,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念,齊心協力,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在這復雜多變的競爭中,開辟出一條屬于我們的成功之路。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四十年感恩不止,新時代奮進不息”的精神,把握時代脈搏,緊跟國家發展戰略,積極響應“雙循環”和高質量新發展格局,深耕國內市場,全力拓展全球市場。同時,我們也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綠色發展,促進共同富裕。讓我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凝聚共識,激發創新活力,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推動行業科技的進步,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合作伙伴朋友們:曾經的風雨同舟,你們對我和公司的支持關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未來或許更加艱難而充滿挑戰,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心懷感恩,勇于擔當,敢于創新,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讓我們攜手并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心,迎接新時代的每一個挑戰,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佳節來臨之際,祝各位節日快樂、 家庭幸福美滿!